新冠大流行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持續的健康危機、邊境開關和封鎖繼續影響著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人。但一些城市在控制疫情方面的表現比其他城市要好得多,意味著住在那里的居民能夠較早地恢復正常生活,也反映了該城市的宜居水平。
英國經濟學雜志《經濟學人》研究部門「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近日公布了2021年最宜居的城市TOP10,今年的評量標準以30多個定性和定量因素,涵蓋五個大類:穩定性(25%)、醫療保健(20%)、文化和環境(25%)、教育(10%)和基礎設施(20%),并引入新指標來評估全球140個城市的壓力和限制水平,包括醫療資源壓力、當地對體育賽事、劇院、音樂會、餐廳、酒吧、咖啡店、俱樂部和學校等的限制。
今年的城市排行位置也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動。因為一場疫情,深深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全世界繼續努力應對冠狀病毒之際,新西蘭的大都市奧克蘭被《經濟學人》智庫(EIU)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Auckland
EIU稱,這主要是由于該國成功地解決了疫情,使學校、劇院、餐館和其他文化景點在2021年2月22日至3月21日的調查期間保持開放。
新西蘭去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幾周嚴格的封鎖,以減緩病毒的傳播。它還對大多數旅行者關閉了其國際邊界。
新西蘭女總理杰辛達
因為疫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球的程度,然而今年亞太地區的城市在前10名排名中占主導地位。
根據《2021年全球宜居指數》,世界上最宜居的前10個城市及其得分是:
新西蘭的奧克蘭(96.0)
日本大阪(94.2)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94.0)
新西蘭惠靈頓(93.7)
日本東京 (93.7)
澳大利亞珀斯 (93.3)
瑞士蘇黎世 (92.8)
瑞士,日內瓦 (92.5)
澳大利亞墨爾本 (92.5)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92.4)
宜居指數根據五大類的30多個定性和定量因素對城市進行排名:穩定性、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教育和基礎設施。
Adelaide美景
由于疫情,EIU增加了新的指標,如醫療資源的壓力,以及圍繞當地體育賽事、劇院、音樂會、餐館和學校的限制。
因為疫情,導致排名的巨大變化
EIU的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巴普蒂斯特說,Covid-19的影響在排名中相當明顯。
"他告訴CNBC:"根據Covid-19的情況,不僅前10名的排名有了相當大的變化,而且整個排名也有了變化。
巴普蒂斯特解釋說,在調查期間處于封鎖狀態或病例激增的城市在幾個標準上的得分減少,這導致許多歐洲城市的排名下降。
這包括奧地利城市維也納,它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排名靠前。然而,今年,它未能進入前十名,排在第12位。
VIENNA
他補充說,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的城市仍然相對開放,服務供應良好,同時由于病例數量相對較少,它們的衛生保健系統具有一定的彈性。
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是該指數中上升最多的城市,由于其努力控制冠狀病毒的傳播和迅速推出疫苗,排名上升了46位,名列第14位。
Honolulu
亞洲與歐洲的對比
根據EIU的報告,從區域平均數據來看,亞洲的排名遠遠低于北美和西歐。比如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仍然是世界上最不適宜居住的城市--敘利亞已經迎來了內戰的第10年。
亞太地區城市的排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雖然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的城市占據了前十名的位置,但孟加拉國的達卡、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首都莫爾茲比港等地卻長期在末尾附近徘徊。
報告分析歐美許多國家目前正在積極的推進疫苗普及,在未來的宜居指數中歐洲國家的排名還有上漲空間。而新西蘭、澳大利亞如果不開放邊境的話,排名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在澳大利亞有4個城市位居全球10大。本土排行中阿德萊德位居第一,珀斯第二,其次是墨爾本和布里斯班。說起生活愜意,阿德和珀斯自然是沒話說。而且兩個地方僅僅有過小規模的封城舉動,影響也不大。
曾經7年連續第一的墨爾本,在近幾年有所下滑。在疫情中有經歷了4次封城,還能進前10就已經不錯了。
布里斯班,無論是生活還是州政府對抗疫情都做的不錯。
澳大利亞的四個城市在整個危機期間實施了嚴格的邊境管制,進入前十名。也是上榜城市最多的國家。